1984年4月28日凌晨,王新华的最后时刻
1984年4月28日的凌晨,王新华——解放军某部二营的战士,重伤倒在了战场上。他拼尽全力,拽住了战友庞龙贵的衣襟,艰难地吐出一个沙哑而微弱的声音:“老庞,我渴……给我点水,要不你尿我嘴里也行……”
话音未落,王新华的声音逐渐消失,手中的力道也随之松开,鲜活的生命在那一刻永远定格在了老山。回忆起那一幕,庞龙贵眼中总是含着泪水:“那场战斗打得太惨了,真的太惨了……”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深深感受到战场上那无法避免的牺牲与命运的无情。
一、老山的战略地位与背景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坐落于中国与越南的交界处,主峰海拔1422米,向北可视中国境内25公里的范围,向南则能鸟瞰越南和老挝。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战略意义非凡。
展开剩余85%1979年3月16日,经过对越自卫还击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完成了保卫边疆的任务,逐步撤回越南。然而,越南趁此机会占领了中越边境的多个战略高地,包括老山、者阴山、扣林山和法卡山等地,继续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给中国带来不断的威胁。
在随后的五年里,越南越发猖獗,经常跨越边境线,炮击我国的农场、村寨和学校,导致了大量边境军民的伤亡。1984年,新华社报道指出,越军在过去五年里造成了235名中国边民和军人死伤,边疆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侵略者,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
1984年4月28日,解放军正式发起收复老山的战役。中央军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将任务交给昆明军区的第14军第40师。
接到命令后,40师全体将士迅速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准备工作。师长刘昌友和政委陈培忠召开了多次作战会议,确定了具体的进攻方案——118团进攻老山主峰,119团攻打松毛岭,力求通过隐蔽接敌、秘密穿插、先围后歼等战术分工,打击越军阵地。
越军在老山的主峰上已构筑了坚固的防线,包括坑道、短洞、钢筋混凝土工事,阵地前布满了地雷、壕沟、竹签等障碍物,防守严密,进攻难度极大。为摧毁这些防线,解放军决策者派出了大量炮兵,自4月2日起,动用400多门火炮对老山进行了长达26天的猛烈炮击,摧毁了越军400多个目标,为最终的收复战打下了基础。
二、攻占老山的艰难过程
1984年4月28日凌晨,118团按照预定计划分三个营同时出击,目标直指老山主峰。
二营负责进攻右翼,但在接近21号高地时,却遭遇了越军布下的雷场。由于老山地形陡峭,丛林密布,现代扫雷设备的作用受限。为了确保战斗不受阻碍,九班班长韩跃奎决然跳入雷场,凭借身体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但他不幸牺牲。
尽管如此,二营依然坚韧不拔地推进,终于靠着韩跃奎牺牲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向主峰逼近。
老山主峰是越军的核心阵地,布满了各种战壕、暗堡和铁丝网,防守异常严密。二营三次冲上主峰,但由于越军顽强抵抗,战斗陷入胶着状态,屡屡被击退。
与此同时,三营在东侧对敌人的54号高地展开进攻,敌人拼命反扑,双方的伤亡不断增加。
经过长时间的激战,118团决定调整部署,决定用炮兵对50号高地发起火力急袭,另外抽调8连攻打54号高地。7连和6连则支援二营围攻主峰敌人。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二营终于占领并牢牢控制了老山主峰阵地。
虽然胜利了,但代价惨重。二营的105名战士中,103人阵亡,2人被俘,而营内其他战士有34人牺牲,83人受伤。战后,该营被授予集体一等功,并荣获“老山英雄营”的称号。
三、红旗插上老山主峰
在这场血腥战斗中,一名英勇的战士成功冲上老山主峰,将一面鲜艳的红旗插上了峰顶。这位战士的军装被炸弹撕裂了几个大洞,但他的背影在随风飘扬的红旗下,却显得异常坚定。
这一幕被随军记者拍摄下来,但由于拍摄角度问题,照片上只见战士的背影,人物身份成谜。
2015年3月,“中国军网”发布了一篇报道,揭示了红旗背后的故事。文章称,插旗的战士是老山主攻团二营七连五班班长罗仕忠。
几天后,澎湃新闻通过专访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详细讲述了罗仕忠的经历。原来,在老山战役爆发前,罗仕忠所在的二营秘密前进途中,途经麻栗坡县的一个名叫“叫堪”的村子。
在那里,他看到山坡上有许多人在挖墓穴,预示着战斗的惨烈。为了确认,罗仕忠向营长询问得知,确实是在准备烈士的安葬工作。
随着战斗的推进,后勤部门紧急协调了麻栗坡县的500名民兵和85名木匠,连夜制造50个棺木。尽管这些棺木制作起来异常繁琐,但所有工人都以无比的敬意,努力加班加点,确保烈士能够安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传的另一种说法则不可信。网上曾谣传解放军为这场战斗准备了3000口棺材,但根据罗仕忠的说法,这显然是个误传——参加此次战斗的只有2991名战士,根本不可能准备如此巨量的棺木。
四、英勇牺牲与烈士的遗书
在收复老山的过程中,很多战士为了祖国的荣光英勇牺牲。在整理烈士遗物时,罗仕忠和战友们发现了许多战士临终前写给亲人的遗书。
戴友洪烈士的遗书中写道:“爸爸妈妈,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一定能胜利归来;如果我不幸牺牲,愿你们坚强,不要为我伤心。”
文其海烈士的遗书写着:“如果我死了,请让我弟弟参军,像我一样守护祖国。”
黄兴章烈士的遗书则让人动容:“任何战争都要付出生命,如果我牺牲,请为我感到光荣,因为我为祖国而死。”
这些遗书,字字句句都透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回忆起这些文字,罗仕忠不禁哽咽,泪水已止不住地涌出。
五、无言的祭奠
采访结束后,记者又找到了一位曾参与安葬老山烈士的基干民兵——韦胜利。
他与烈士组的同志们一起,在战斗结束后,将牺牲的烈士遗体从前线转运至麻栗坡烈士陵园。每一位烈士的遗体都被仔细清理,换上崭新的军装,拍照记录,随后安葬。
在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与基干民兵们一同工作,昼夜不停地为烈士们
发布于:天津市广源优配-股票低息配资-股指配资开户-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