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湄洲日报
在水一方,这里风景独好
——涵江区白塘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旅兴村促振兴
□全媒体记者 杨屹 通讯员 林亦霞
白塘镇依托“一溪一湖一绿心”,以“一片两线”打造农文旅示范区。双福村整村运营、洋尾村活化文脉······全镇16村各展特色,策划48个农文旅项目,推动乡村振兴,奏响共富乐章。
盛夏的白塘镇,处处涌动着活力。双福村的荔枝林红果压枝,古厝飞檐倒映碧波;洋尾村的石板路旁,文物古建错落有致;陈桥村的木作工坊里,榫卯工艺传承千年。在这里,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共同汇成驱动乡村振兴的澎湃引擎,奏响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动人交响曲。
白塘镇自然景观丰厚,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该镇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发挥“一溪一湖一绿心”的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一片两线”的农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区,将山水之美、人文之韵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整村运营“美荔”出圈
蝉鸣荔熟时节,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游人如织。木兰溪碧波轻漾,百年荔枝树倒映溪面,古祠飞檐掩映在葱郁荔林中。古民居改造的民宿里,茶香袅袅。在生态绿心深处,曾经的城郊村庄,如今站上了莆田“以旅兴村”的C位。
双福村地处木兰溪下游“生态绿心”,这里河道纵横,古荔成林,同时留存有古民居、古书院等,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如何盘活这些资源?双福村探索出整村运营发展模式,联营成立双福投资公司、双福文旅运营管理公司,以“政府+企业+创客+村集体”的模式,将26处集体闲置资产一体化开发,打造出一批“水上游、陆上观、田里玩”的爆款体验,相继推出稻田咖啡、画舫游船、露营基地等全域旅游项目。
“我们不仅卖风景,更是在卖体验。”双福整村运营项目负责人林凌在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方面经验丰富。如今的双福村,“水水相通、路路相通、厝厝相通”,全新布局“一环六区”,古厝与古荔林带连线连片,打造湖岸景观、运动体验、亲子娱乐、潮玩互动、特色餐饮、汉服体验、水上游船及露营煮茶等业态集群,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乡村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动能。
夜幕降临,双福村的烟火气藏在热气腾腾的“百福宴”里。数十张方桌排成长龙,村埕上摆开流水席,莆田卤面浓香扑鼻,焖豆腐滑嫩鲜甜,红母鲟蒸粉丝膏满肉肥,每一道都是地道的乡愁滋味。人均不到50元,便能尝到10道传统菜,席间还有莆仙戏唱段、方言赞句助兴,热闹如年节。
随着央视《山水间的家》《三餐四季》等节目播出,双福村抢抓流量机遇,将荔枝肉、炒八素等传统菜赋予新内涵,让流水席从“农家宴”变身文旅名片。
“‘初来双福’是莆田焖豆腐,‘福禄双全’是鱼翅苦螺羹,‘福寿绵长’是红菇卤面……”每道菜名都藏着“福”字,这是双福村对莆田流水席的创新升级。该村党支部书记郭玲玲表示,要让游客来双福“享口福、享清福”,把“福文化”吃进肚里,带着福气回家。如今,“百福宴”已成为游客必体验的项目,其口碑让越来越多人循着香味走进这个水乡古村。
今年以来,双福村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29%,预计实现旅游收入247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双提升”。村民们有的加入“主理人计划”开起民宿、茶馆,在家门口捧起了“文旅饭碗”,曾经的城郊村成了人人羡慕的“幸福村”。
眼下,双福村正筹备“水乡福韵·荔影欢歌——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福建(双福村)夏季示范展示活动,串联荔枝采摘、美食集市、水上娱乐等体验项目,让双福“美荔”出圈。
千年文脉焕新发展
夏日的白塘湖畔,洋尾村湖涧茶舍传出阵阵笑声,游客们围坐在长桌前惬意品茗,感受这份难得的闲适。透过窗户,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红砖老屋错落有致。游客林梅说:“茶舍远离喧嚣,既能在湖光水色与茶香古韵中放松身心,也能增进亲子感情,真是一种享受。”
除了茶舍,洋尾村还有采摘、游船等业态,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轻度假”休闲体验。
洋尾村最早形成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历史建筑5座,另有明清古民居多座,传统风貌建筑7座,走出了98名进士、62名举人、216名职官,是家风文化、姓氏文化、科举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该村找准定位、挖掘特色,注重规划引领、上下协同、久久为功,塑造了生态宜居新风貌,打造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漫步洋尾村,只见古坊相连,古厝成片,李富祠、佥判第坊、白塘科第坊、栢府归荣坊等历史建筑错落分布。洋尾村将州牧祠、李氏大宗祠、李富祠、祁阳祠分别开发建设为莆阳姓氏源流馆、李氏家风家训馆、李富纪念馆和青少年私塾馆。驻村第一书记郭俊杰告诉记者,村内打造李富家风文化等特色IP,形成爱国主义、廉政教育、家风教训等主题的文旅“研学游”路线。
全域谋划精准开发
暮色中的东墩村,莫奈花园露营地的帐篷亮起暖黄灯光,花丛在晚风里摇曳。游客们围坐草坪,远处城市霓虹与近处田园景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别样的都市田园风光。
滑动指尖,抖音直播间里东墩村党支部书记曹雪梅正热情推介:“来这儿既能钓鱼,还能枕着星光露营,体验‘一半城市一半乡野’的闲适惬意。”东墩村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挖掘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等,激活绿心景观,将露营、垂钓、游船、骑行等项目有机结合,建设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创新文旅体验消费新场景,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文旅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东墩村正在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借助抖音“云招商”,依托“全市一张图”,精准吸引文旅企业投资,预计年增租金收入3万元。
白塘镇打造“水乡涵江 水韵白塘”共富共美农文旅示范片区。该镇16个村全部成立村级产业公司,策划农文旅发展清单项目48个,投资总额5.8亿元。聘请中规院挖掘和盘活各村优势资源,对村居水脉、文脉、业脉等资源进行梳理规划,使“产业、乡村、城市”三者在白塘实现“相生相伴,融通互促”。
村村有一样,村村不一样。
走进陈桥村,木作工坊里传来刨木声。学生们围坐在木工师傅身旁,在师傅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木作与榫卯工艺。这座远近闻名的“家具专业村”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和家具文化、红砖文化资源,发力“家具+”文旅融合新赛道,结合陈桥红砖厝、家具制造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匠心打造家具体验馆、厝里美学空间等特色地标,推出家具研学、木作体验等活动。
安仁村依托兴涵水都片区、国际商贸城片区改造,将现有资产进行盘活利用,打造梦城童心等商业综合体。周墩村依托商城市场的产业配套,以物流仓储服务、农贸市场错位发展文旅项目,并利用地热资源发展服务业。显应村侧重打造显应三孝祠“孝”文化,改造并土地流转水产养殖场及周边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网上短视频直播基地等,打造显应地域农产品品牌……
白塘镇精准定位一村一品,精心布局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的春风里,乡村振兴的故事正越讲越精彩。
广源优配-股票低息配资-股指配资开户-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