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后,为何对十三弟胤祥格外厚待?这段兄弟情谊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雍正元年,新登基的皇帝就下了一道特别的旨意:按照康熙年间分封皇子的标准,赏赐十三弟胤祥23万两白银。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雍正给出的理由令人动容:胤祥在康熙晚年备受压制,从未得到过像样的赏赐,作为兄长,理应给予补偿。
面对这份厚礼,胤祥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再三推辞,最后只肯接受13万两。雍正又效仿康熙对待裕亲王福全的先例,准许胤祥在封王后可以支用官物六年,但胤祥依然婉拒。这种谦逊的态度,反而让雍正更加器重他。
那么问题来了:在众多兄弟中,为何雍正唯独对胤祥如此厚爱?要知道,雍正向来以严厉著称,连自己的儿子弘时都曾被他过继给政敌八弟胤禩。为何对胤祥却如此信任,甚至让他成为实际上的副皇帝?
展开剩余75%让我们从胤祥的成长经历说起。
康熙二十五年,胤祥出生。他的生母章佳氏出身低微,家族最初只是镶黄旗的包衣奴才。13岁时母亲去世,胤祥开始由德妃乌雅氏抚养。正是这个转折,让他与乌雅氏的儿子——后来的雍正帝结下了深厚情谊。
胤祥天资聪颖,深得康熙喜爱。史料记载,他不仅精通诗词书画,还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康熙四十一年南巡时,17岁的胤祥曾与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一起当众展示书法,获得群臣称赞。
然而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事件成为转折点。当时多位皇子受到牵连,胤祥也被短暂囚禁。奇怪的是,史书对此事讳莫如深,至今成谜。此后,胤祥逐渐失宠,成为少数未获封爵的成年皇子。
有人认为这是康熙在保护胤祥,避免他被卷入夺嫡之争;也有人猜测是为了保护未来的继承人雍正。无论如何,这段经历让胤祥与雍正的关系更加紧密。
雍正登基次日,就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并委以重任。要知道,胤祥在康熙朝连贝勒都不是,这一跃可谓惊人。雍正将最难办的差事都交给胤祥:整顿亏空的国库、查处积压案件、举荐人才...胤祥都不负所托。
比如在整顿财政时,他铁面无私,连王爷求情也不给面子,三年内就查出了户部250万两亏空。在军事上,他力荐岳钟琪,甚至以性命担保这位汉人将领的忠诚。
雍正七年起,过度操劳的胤祥健康每况愈下。在为雍正选定陵地时,雍正想将相邻的中吉之地赐给他,希望死后也能相伴。胤祥却惶恐推辞,最终在60里外的涞水县自选墓地,还特意取了一抔土吞下,以示对皇恩的感激。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这位常务副皇帝与世长辞。雍正悲痛欲绝,不仅恢复其原名胤祥(其他兄弟都改允字),还赐谥贤,配享太庙。怡亲王爵位也成为清朝第九个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胤祥的一生可谓传奇:他既是难得的忠臣能臣,也是雍正最信任的兄弟。虽然生母卑微,早年坎坷,却凭借才能和忠诚,成为雍正朝最耀眼的亲王。这段超越寻常的兄弟情谊,在冰冷的宫廷斗争中显得尤为珍贵。
发布于:天津市广源优配-股票低息配资-股指配资开户-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