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人都知道,第一桶金至关重要。那对于历史上那些争霸天下的诸侯和军阀来说,第一块地盘是不是也同样重要呢?例如,袁绍通过巧妙占领冀州称霸,曹操通过入主兖州起飞,孙策通过拿下江东扎根,但刘备却一直居无定处,靠着为各路大佬看门混日子。现实真是让人无情,但迟到的春天总会到来,刘备的春天终于在公元209年来到了。
上一年,他和周瑜联手作战,一场火烧退了曹操,这让一直让刘备倍感压力的曹操丢了阵脚。刘备趁机顺势拿下了荆南四郡。接着,他又赶往江陵战场,协助周瑜作战,直至曹仁撤离江陵。刘备终于能够喘口气,且有了四郡之地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基础。
江陵之战后,荆州的势力版图如下:曹操掌控了南阳、南郡和江夏北部;孙权占领了南郡大部和江夏南部;而刘备则控制了长沙、桂阳、零陵和武陵四郡。接下来,刘备向孙权提出了一个历史上有争议的请求——借荆州。这一请求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刘备心胸狭窄,借势过度;也有人认为孙权过于慷慨,把自己的战略地盘借给别人。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这其中有不少潜在的逻辑并未被大家完全理解。
展开剩余79%江陵之战后,刘备开始着手争取分红,他没有放过任何可以获得的利益。比如,当他出征荆南四郡时,还特意留下关羽协助周瑜打游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刘备是在为合作伙伴周瑜出力,但实际上他在每一步都在为自己争取资源。刘备对周瑜说:“公瑾,你看看我都过得多艰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大家都说我是刘琦的总经理,要不你照顾照顾我,把南郡的地盘给我一块。”
周瑜本来对南郡早有觊觎之心,想通过占领南郡的江陵,作为进攻益州的跳板,达成与曹操对峙的战略目标。虽然心中不愿意,但考虑到刘备在荆南的作战有功,周瑜最终决定将南郡的长江南岸拨给刘备,让他在江陵建立基地。周瑜也有自己的考量,因为长江南岸的战略价值并不如江北,而荆南四郡的收复工作也已经完成。将南郡南岸的土地交给刘备,既是合作的信号,也不至于让刘备从背后捅刀子。
这样,刘备凭借与周瑜的合作,获得了南郡南部的土地,建立了公安城,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前奏。
很快,刘备的好运气再次到来,刘琦去世,刘备自然继承了荆州牧的位置,治所设在公安城。终于,刘备从一个依附者变成了荆州的名义领导者。为了稳住孙权的情绪,他还给孙权封了车骑将军和徐州牧的职位,尽管这两个职务对孙权来说都是虚职,但至少给了他更多的面子。
孙权也觉得这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便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这样的联姻,不仅增进了两家的关系,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这之后,刘备再度前往孙权处请求借荆州。这一次,他明确表示,自己只需要借江陵而非整个荆州。江陵对刘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控制了这个地理中心,刘备才能进一步计划进攻益州,完成自己的争霸梦想。
孙权原本并不打算借给刘备,但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开始考虑此事。虽然周瑜强烈反对,认为刘备有野心,可能威胁江东,但孙权最终还是决定不软禁刘备,尽管他没有立即同意借出江陵。刘备不得不暂时离开,但在回程途中,他继续挑拨江东内部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向孙权暗示周瑜可能成为未来的威胁。
不久后,周瑜突然去世,年仅三十六岁。周瑜的死彻底改变了局势,他的继任者鲁肃则更支持与刘备的合作。在鲁肃的推动下,孙权最终决定将江陵借给刘备。
从战略角度看,刘备借江陵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它更是为了江东的共同利益。刘备能够为江东防守北方曹操的压力,而孙权则可以集中力量向东进攻合肥。这是一场两全其美的选择。
最后,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借荆州是一种高明的策略。他没有直接要求,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手段和个人魅力,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以说,刘备的这一策略堪称“阳谋”,以“亲戚关系”作为突破口,借助外部力量帮助自己壮大。
这也给我们现代人一些启示,在人际关系和商业往来中,很多时候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如何在复杂的利益和情感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有时候,看似不合理的请求,背后也可能有深刻的逻辑和战略考量。
发布于:天津市广源优配-股票低息配资-股指配资开户-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