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丘处机(1148-1227),道号长春子,全真教“北七真”之一。他不仅是道教龙门派祖师,更是一位将修行体悟凝练成诗文的文学家。
这首《万年春·惊睡》创作于修道者最易懈怠的秋夜,以四组意象串联起从困顿到觉醒的完整心路,堪称道家“内观修行”的文学化呈现。
全词最精妙处在于“修行日常化”的表达。从“睡酷多思想”的凡俗困扰,到“物物离心上”的超然境界,丘处机用炊烟、鸡鸣等生活意象,将玄奥的道法融入起居坐卧。
图片
图片
图片
《万年春·惊睡》
——丘处机〔元〕
秋夜沉沉,漏长睡酷多思想。
须依仗。道情和畅。
不纵魔军王。打叠神情,物物离心上。
虚空帐。慧灯明放。坐待金鸡唱。
图片
【01】秋夜沉沉,漏长睡酷多思想。
〖📜释义〗
深秋的夜晚寂静幽深,更漏声绵长,睡意浓重却思绪纷杂。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漏长"既指秋夜渐长,也暗喻修行者对时间的敏感体察。"多思想"直指修道过程中难以降伏的杂念扰动。
〖💡心得感悟〗
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人的意识往往最为活跃。就像平静的湖面容易映照月影,静止的心绪反而让潜藏的念头更清晰浮现。这种时刻恰是观察内心的最佳契机,不必抗拒纷飞的思绪,只需保持觉知的清明。
可尝试静坐时专注于呼吸的流动,将杂念视为天空飘过的云朵,不追随不评判。如同古人观漏壶滴水,培养对细微变化的觉察力。当意识到自己在胡思乱想时,轻轻将注意力拉回当下的身体感受。
这种训练如同打磨镜面,初时费力,日久自然明净。不必追求绝对的"无念",重在培养念头生灭间的自主力。就像园丁修剪枝叶,重点不在除去所有旁枝,而在保持主干的生命力。
【02】须依仗。道情和畅。
〖📜释义〗
必须依靠修行功夫,让道心保持平和顺畅。"道情"指修道者的心境状态,"和畅"既是修行目标,也是达成觉悟的方法论。这两句强调修道需持守中道,不可偏执强求。
〖💡心得感悟〗
追求心灵平和如同调理琴弦,过紧易断,过松无声。真正的修行不是压抑情绪,而是找到内在的平衡支点。当遇到烦躁时,可尝试放缓动作节奏,让肢体语言与内心状态同步调适。
日常可培养"间隙觉察"的习惯:饮茶时感受杯壁温度,行走时注意足底触感。这些微小的停顿如同在意识长河中打下木桩,帮助我们在情绪波动时找到锚定点。古人所谓"道在平常",正体现在这些细微处的修行。
保持心境的通畅,需要像疏通河道般定期整理思绪。可尝试每日清晨用三个深呼吸开启新的一天,睡前用片刻静坐梳理当日经历。这种规律性的修持,终将形成内在的稳定节律。
图片
【03】不纵魔军王。打叠神情,物物离心上。
〖📜释义〗
"不纵魔军王"意为不任由妄念滋长,源自佛道典籍中将烦恼喻为魔军的说法。"打叠神情"指收拾整顿心神,"物物离心上"则是说让万千事物都不再挂碍于心。这三句构成修行功夫的完整闭环:先止恶,再调心,终达超然。
〖💡心得感悟〗
整理心绪如同收拾房间,重点不在于丢弃所有物品,而是让每件东西各归其位。当感到心浮气躁时,可以起身整理书桌抽屉,通过外在的秩序感带动内心的清明。这个简单的动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观察溪水冲刷石头的自然现象:水流不执着于任何一片落叶,石头也不挽留过往的波纹。试着以这样的心境对待生活琐事,让经历如流水般自然经过,不在心中堆积成潭。
培养"物过不留"的智慧,可尝试每天傍晚静坐时,将当日所见所闻在脑海中如走马灯般回放,然后想象它们化作蒲公英随风飘散。这种仪式感能帮助建立心理上的"断舍离"机制。
【04】虚空帐。慧灯明放。坐待金鸡唱。
〖📜释义〗
"虚空帐"形容心境如空明帐幕,包容万物而不滞碍;"慧灯明放"喻指智慧之光朗照;"坐待金鸡唱"既是等待黎明鸡鸣的自然现象,也暗喻修行圆满的觉醒时刻。这三句构成从修炼到觉悟的最终升华。
〖💡心得感悟〗
保持心境的空明,可以尝试"晨光收纳法":每天日出时分静坐片刻,想象阳光不仅照亮房间,更穿透内心每个角落。这种有意识的晨间仪式,能培养对光明意象的心理感知。
智慧之光的开启往往需要沉淀,就像古法制墨需经千百次捶打。遇到难题时,不妨将其写在宣纸上置于案头,等待三天后再回看,常常会发现新的解决视角自然浮现。
"等待"本身就是修行的重要功课。试着在泡茶时完整观察茶叶舒展的全过程,从蜷曲到完全绽放的每个阶段都值得欣赏。这种训练能培养对自然节律的敬畏与顺应。
图片
与君共勉!
END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广源优配-股票低息配资-股指配资开户-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