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的词人很多,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豪放派的苏轼,范仲淹,婉约派的柳永,晏殊,秦观等。
南宋时期的词人也不比北宋的逊色,最著名的有李清照,辛弃疾,陆游,他们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然而除了有名气的,还有无数寂寂无名的词人,他们也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瞬间。
周紫芝是南宋冷门诗人,也是大器晚成的词人。
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更没听说过他的名字。
不过吟诵出“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这两句时,想必大家还很熟悉,似乎经常能在书面上看到。
周紫芝和写“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李之仪是好友。
他的人生很不顺遂,出生在北宋灭亡的前夜,刚出生就经历颠沛流离。
展开剩余79%因为战乱频繁,他的家庭也尤其的贫寒,甚至穷了半生。
穷到他写下“家贫如洗砚无墨”来自嘲,就算是他聪明好学,读书勤奋。
然可是他的科举之路始终不顺畅,屡战屡败,无奈之下只能跟苏轼的粉丝们混。
直到六十岁才考中进士,当了一个小官,可是倒霉的是南宋末年又开始战乱不断。
朝廷昏庸腐败,官场尔虞我诈,因他向秦桧父子献诗,被人唾骂抱秦桧大腿,受到嘲讽。
我们都知道秦桧是奸臣,害死了民族英雄岳飞,巴结他的人自然不受待见。
可是在那个穷困黑暗的朝代,他能混口饭吃也实属无奈。
晚年之后的周紫芝开始隐居,有一次他独自居住在西楼当中。
秋夜中的清冷触动他的情思,内心深处感到孤独而寂寞,忍不住思念故人,他写下一首最美的相思词《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南宋·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诗词译文
一点残灯将要燃尽的时候,天气忽然就凉快了下来。但凄清的气氛却已经充溢于画屏帷幕之间。
三更时分秋雨打在梧桐叶上,一叶叶、一声声都似乎在诉说别离。
调弄宝瑟,拨动金猊炉中的香灰。那时候我们两个人共同演唱鹧鸪词。
可是如今独自宿在西楼里,夜晚听着风雨凄凄,即使不听清歌也能让人伤怀垂泪。
诗词赏析
周紫芝的这首《 鹧鸪天》写的是雨夜怀人的词作,深情而凄美。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开篇词人就从视觉和触觉上入手,这是一个秋天的晚上,室内一灯荧荧,秋意正浓,显得分外凄清,给人营造出一种秋夜孤独凄冷的画面。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这两句点名时间已经是三更,词人还未睡,只因离情正浓。
正是心中别恨无限,帘外那梧桐叶上的雨滴声,仿佛也是为别离而奏。
这里词人融情于景,深入地刻画出了自己悲苦的心情。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这三句词人展开回忆,回想起当年两人共调宝瑟、同唱清词,那时光是多么美好呀。
甜甜蜜蜜,通过今昔对比抒发词人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也凸显出如今词人的孤独和寂寞。
“如今风雨西楼夜”,这句写的是今夜风雨凄凄,词人独宿西楼,境况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听清歌也泪垂”,这句更让人感到悲伤,在这样一个凄苦的夜里,即便不听当年的清歌也要泪落不止了,可见词人的思念之深。
其实秋天是最容易伤感的季节,“秋风秋雨愁煞人”,仿佛秋天就是让人回忆,思念的季节。
虽然凄美,却也浪漫多情,尤其是词人独自在西楼上,听着雨,更会增添内心的伤感。
宋朝词人 · 目录
上一篇
宋朝词人晚年大彻大悟,写下一首养老词,饱含大智慧,读后受益一生
下一篇
苏轼和辛弃疾同是宋朝代表词人,同为怀古词,谁的文采更胜一筹
阅读 856
发布于:四川省广源优配-股票低息配资-股指配资开户-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